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登总持寺浮图

登上总持寺的宝塔,半空中俯瞰尽美丽的京华。竹林环绕着渭川,山峦与官方园林交错。敞开四门的皇宫,城际的街巷尽收眼底。经历了无数轮回,依然怀念儿时在沙堆中聚集的欢乐。一眼望去,触及到佛塔的功德,更加坚定了修行的心愿。坐下来感受众生近在咫尺,空中弥散着香气,伴随着花瓣的飘落。

译文:

登上总持寺的宝塔,半空中俯瞰尽美丽的京城。

竹林环绕着渭河,山峦与官方园林交错。

皇宫敞开四门,城际的街巷尽收眼底。

经历了无数轮回,依然怀念儿时在沙堆中聚集的欢乐。

一眼望去,触及到佛塔的功德,更加坚定了修行的心愿。

坐下来感受众生近在咫尺,空中弥散着香气,伴随着花瓣的飘落。

诗意:

《登总持寺浮图》描绘了作者登上总持寺宝塔,俯瞰京华胜景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竹林、山峦和宫殿等元素,展现了唐代京城的繁华和壮丽景色。同时,通过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佛塔功德的领悟,表达了作者渴望追寻内心修行并助人的愿望。诗中弥漫的香气和飘落的花瓣,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和美感。

赏析:

《登总持寺浮图》通过描绘唐代京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当时的繁荣和宏伟。诗中的宝塔、竹林、山峦和宫殿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以美轮美奂之感。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儿时在沙堆中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通过佛塔的功德和诗人坐在其中的修行时刻,表达了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整首诗意境高远,抒发了作者的心灵感悟,给人以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落花聚沙阡陌功德诸天宝塔四门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