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齐宿

草草驰三里,萧萧共一餐。

吏方绵礼蕝,公自将诗坛。

隙月窥床近,窗风刮坐寒。

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

作者简介(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齐宿

诗词:《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齐宿》

草草驰三里,

萧萧共一餐。

吏方绵礼蕝,

公自将诗坛。

隙月窥床近,

窗风刮坐寒。

鸦鸣未忍散,

端为四并难。

中文译文:

匆匆忙驶三里,

寂寞共食一餐。

官员们仍拘泥于礼仪,

我自己将诗坛抬上。

透过窗隙的月光照在床上,

窗外的风吹得坐着感到寒冷。

鸦儿鸣叫,还不忍心离去,

因为四方的困苦难以解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宋代的诗词是范成大所作,描述了作者在察院九宫坛齐宿时的心情和感受。诗中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矛盾和思考。

首先,诗的开篇以“草草驰三里”形容作者匆忙而急促的行程,暗示了他在官场中的忙碌和奔波。接着,描述了他与其他官员共进一餐的寂寞和冷清,用“萧萧”一词表达出寥寥无几的景象。

然后,诗中描绘了官员们拘泥于礼仪,而作者自己则将诗坛置于心中,意味着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这种对自身身份和官场环境的反差,突出了作者对于官场虚伪和局限性的思考。

接下来,通过描写窗外月光透过窗隙照在床上,以及窗外的寒风吹袭,传达了作者坐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寒冷和孤寂。这种孤寂感和对外界环境的冷漠,与作者内心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鸦鸣未忍散,端为四并难”,表达了作者不舍离开的情感,同时也点出了四方困苦难以解散的现实。这里的“四并”指的是四面环绕,四方困苦无处可逃,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矛盾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它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思想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齐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诗坛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