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述)

苦苦谁知苦,难难也是难。

寻思访道,不知行过几重山。

吃尽风_雨_,那见霜凝雪冻,饥了又添寒。

满眼无人问,何处扣玄关。

好因缘,传口诀,炼金丹。

街头巷尾,无言暗地自生欢。

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

未下飞升诏,且受这清闲。

作者简介(葛长庚)

葛长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现学界对其卒年尚有多种说法;)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琼山)人,一说福建闽清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曾举童子科。及长,因“任侠杀人,亡命至武夷”。

水调歌头(自述)

《水调歌头(自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葛长庚。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苦苦谁知苦,

难难也是难。

寻思访道,

不知行过几重山。

吃尽风_雨_,

那见霜凝雪冻,

饥了又添寒。

满眼无人问,

何处扣玄关。

好因缘,

传口诀,

炼金丹。

街头巷尾,

无言暗地自生欢。

虽是蓬头垢面,

今已九旬来地,

尚且是童颜。

未下飞升诏,

且受这清闲。

译文:

苦苦,谁能理解苦?

困难重重,也是如此艰难。

思索着寻找道路,

不知穿过了多少山川。

经历了风风雨雨,

才见到霜凝雪冻,

饥饿中又增添了寒冷。

眼中没有人来询问,

何处能敲开玄关的门。

良好的因缘,

传授口诀,

炼制金丹。

在街头巷尾,

默默地自我满足和快乐。

虽然面貌蓬头垢面,

如今已经九旬过来,

却依然拥有童颜。

还未得到飞升的宣旨,

暂时享受这宁静闲适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自述)》表达了作者葛长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艰辛和苦难的体验,他感叹自己的困境和经历的辛酸。作者思索着追求道路的方向,但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霜冻,以及人在饥饿和寒冷中的挣扎,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他感到被遗忘和无人问津,孤独地面对生活的困境,渴望寻找真正的出路和希望。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乐观和自得。作者提到了好因缘和传授口诀炼制金丹,这可以被理解为作者在探索一种超越尘世的方法和智慧。虽然他面容憔悴,年事已高,但他仍然保持着童颜的心态,展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生的热爱。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哲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探求和希望,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守和对命运的抗争。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内心的清闲和宁静,同时也透露出对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满眼寻思也是玄关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