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红叶)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作者简介(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绮罗香(红叶)

《绮罗香(红叶)》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沂孙。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描写充满了对秋天的景色和情感的表达。诗人用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的变化。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

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

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

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

何事西风老色,

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

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情感。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感人。

诗的开篇,“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通过玉杵和金刀的形象,表达了秋天红叶的美丽。接着,“重染吴江孤树”,描写了红叶点缀在吴江孤树上的情景,形成了秋天的景色。接下来,诗人用“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表达了秋天的寂寥和凄凉,以及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想的惊醒、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新的不满和遗憾。接着,“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通过描写绣蓉晚妆的妒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追悔和无奈。

诗的结尾,“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通过描写秋天景色的凄凉和流转,以及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思考。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变化,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玉杵余丹,金刀剩彩,

重染吴江孤树。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

惊旧梦、绿鬓轻凋,

诉新恨、绛唇微注。

最堪怜,同拂新霜,

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

何事西风老色,

争妍如许。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

重认取,流水荒沟,

怕犹有、寄情芳语。

但凄凉、秋苑斜阳,

冷枝留醉舞。

这首诗是王沂孙在宋代创作的,题为《绮罗香(红叶)》。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红叶飘落的景象和人们的感情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开始以“玉杵余丹,金刀剩彩”形象地描述了红叶的美丽,接着表达了红叶点缀在吴江孤树上的景象。接下来,诗人使用“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来描绘秋天的寂寥和凄凉,以及人们对流逝时光的怀念和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想的惊醒、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的不满和遗憾。接着,“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通过描写绣蓉晚妆的妒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追悔和无奈。

诗的结尾,“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通过描写秋天景色的凄凉和流转,以及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思考。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变化,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晚妆旧梦一镜孤树新恨重染剩彩朱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