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咏牡丹)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

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

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

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

如困如懒如羞,夜来应梦入,西瑶仙宅。

为你闲风轻过去,□□不教妨却。

娇不能行,笑还无语,惟把香狼藉。

花花听取,年年无负春约。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念奴娇(咏牡丹)

这首诗词《念奴娇(咏牡丹)》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及赏析:

中文译文:

洛阳地脉,是谁人、缩到海涯天角。

绿树成阴芳雾底,得见当年台阁。

园杏贵客,海棠姬侍,拥入青油幕。

人间那有,风流天上标格。

如困如懒如羞,夜来应梦入,西瑶仙宅。

为你闲风轻过去,□□不教妨却。

娇不能行,笑还无语,惟把香狼藉。

花花听取,年年无负春约。

诗意:

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洛阳地脉的怀念和对牡丹的赞美。牡丹被比喻为宫女,她们原本居住在洛阳,但现在却被困在遥远的海角。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和宫廷的场景,诗人向读者展示了牡丹的高贵和风流的形象,使人联想到天上的仙子。诗人表达了对牡丹的思念和对美好的追求,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阳地脉和牡丹花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通过绿树成阴、芳雾弥漫等描写手法,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宫廷的盛景。诗中还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牡丹比作宫女,将洛阳比作天上的仙宅,以此突出牡丹的高贵和风流。诗人用如困如懒如羞的描述表达了牡丹的娇媚和害羞,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情感。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赞美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带有对命运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牡丹所象征的高贵和风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人间风流贵客地脉标格青油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