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役朱方道路诗

分繻出帝京。

升装奉皇穆。

洞野属沧溟。

联郊溯河服。

日映青丘岛。

尘起邯郸陆。

江移林岸微。

岩深烟岫复。

岁严摧磴草。

午寒散峤木。

萦蔚夕飙卷。

蹉跎晚云伏。

霞志非易从。

旌躯信难牧。

岂慕淄宫梧。

方辞兔园竹。

覊心亦何言。

迷踪庶能复。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循役朱方道路诗

《循役朱方道路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分开细纱,离开帝京。

升起庄严,奉献敬爱的皇帝。

远眺洞野,属于辽阔的海洋。

联结边郊,顺着河流行进。

阳光映照着青丘岛,

尘土升起,邯郸的陆地。

江水流动,林岸微微摇曳。

峭壁深邃,云雾重重。

严寒摧毁山间的草木,

午后的寒冷散发峤上的树木。

夕阳橙红,狂风卷起。

徘徊晚云,隐匿踪迹。

追求美好的志向并不容易。

旌旗挺立,身躯却难以掌控。

岂能羡慕淄宫和梧桐?

我只选择离开兔园和竹林。

心中的思念,又能说什么呢?

迷失的足迹或许能够重新找回。

诗意和赏析:

《循役朱方道路诗》描绘了一个行走在边疆的诗人的旅途。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以分开细纱、离开帝京作为开篇,意味着诗人与都城的分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接着,诗人描述了远离都市的洞野和河流,展现了辽阔的大自然景色。山间的岩石和烟雾给人以深邃和神秘的感觉。

诗人对严寒的描绘,表达了边疆环境的艰苦和恶劣。然而,诗人并不向往淄宫和梧桐,而是选择了离开兔园和竹林,表明他对名利和繁华的追求并不看重,更注重内心的追求和自我实现。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和对追求真理、追求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句具有音韵美和意境感,展示了沈约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循役朱方道路诗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