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李暹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作者简介(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寻李暹

《寻李暹》

任性常多出,

人来得见稀。

市楼逢酒住,

野寺送僧归。

檐下悬秋叶,

篱头晒褐衣。

门前南北路,

谁肯入柴扉。

中文译文:

我常常任性地外出,

很少有人来见我。

在市楼上遇到酒就停下来,

在野寺中送别归去的僧人。

屋檐下挂着秋叶,

篱笆头晒着褐色的衣裳。

门前有南北两条路,

谁愿意进入柴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于鹄的生活状态和心情。诗人自由奔放,喜欢随心所欲地外出,但他的行踪很少有人能见到。他在市楼上遇到酒就停下来喝,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他在野寺中送别归去的僧人,表达了对禅宗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述了屋檐下挂着秋叶、篱笆头晒着褐色的衣裳,呈现出淡淡的寂寥和静谧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他的柴门很少有人愿意进入。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寂静的场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体验。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秋叶任性市楼褐衣来得见南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