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我行均阳道,冈阜如鲜驼。

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

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

只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

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是宋代张嵲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以行旅途中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沿着均阳道行走,

山冈起伏如骆驼背。

涧中的石头齿状纷呈,

寒山高耸峻峭嵯峨。

高大的林木落尽叶,

仰望,可见鹤鹳筑巢。

风景千篇一律不变,

但举目远眺,山河异域。

我虽然还年轻壮健,

百种忧虑纷纷扰我心。

眼下的境遇如此,

将来的日子又将如何?

仔细回想我平生经历,

忧愁和快乐常常摩擦。

悲伤的吟唱有谁倾听,

夕阳下,我越过前方的山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的均阳道山川壮丽,石头嶙峋,山林凋零,鹤鹳巢穴,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轻而多忧虑的心态,思考着眼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命运。他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了回顾,感叹了忧愁和快乐的交织,以及自己悲伤吟唱无人倾听的孤寂。最后,诗人在夕阳下越过山坡,象征着他对未来的追寻和前行。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描绘和自我表达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呈现了一种深邃而内敛的诗意。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对生活的矛盾与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风景山河我行举目峨峨齿齿固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