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歌

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须臾,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会当来如期。

竹固不如肉,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听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八音歌

《八音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章笑鹑衣,

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须臾,

白驹隙中驰。

丝鬓那可避,

会当来如期。

竹固不如肉,

飞觞莫辞速。

匏竹且勿喧,

听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时,

未觉有荣辱。

革木要一声,

好异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

且复举吾觥。

诗意:

《八音歌》通过描绘金章、笑鹑衣、玉堂、陋茅茨等形象,展示了士人不计较物质贫富、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物质世界无常的思考,强调了与世无争、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对比的意象,如金章与笑鹑衣、玉堂与陋茅茨、石火与白驹、竹与肉、土花与荣辱等,通过对比,突出了物质与精神、虚荣与平淡之间的对立。诗人以金章和笑鹑衣所代表的高低贵贱,表现出对社会地位的无所谓态度;以玉堂和陋茅茨所代表的富贵与贫苦,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超脱态度。

诗中提到的石火和白驹,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丝鬓不可避,会当来如期,传达了对命运的顺从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以竹和肉、土花和荣辱的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诗人呼吁不要妄自尊大,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应当安静地聆听他的歌曲。

最后两句“革木要一声,好异乖人情。木公不可待,且复举吾觥。”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乖戾和虚伪之风的不满,呼唤真诚和纯粹的人情。诗人以木公为象征,呼吁不应迟延,而是要及时举起酒杯,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

《八音歌》以简练的语言、对比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展示了陈与义的独特思想和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音歌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如须臾石火飞觞如期鹑衣白驹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