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

古寺栖身又两期,西风吹我鬓成丝。

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如。

尽去皮毛方是学,若无情性定非诗。

可怜千载相传授,只为秦人煨炉余。

自知

《自知》是宋代丘葵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知

古寺中居住了两个时期,

西风吹动我的鬓发变成了丝。

尽管常常被俗人尊敬相待,

但我的心境却自由自在。

只有剥去外表的虚华才是真学问,

如果没有情感和性格,就不会有真正的诗。

可怜千百年来相传的智慧,

只因为被秦人用来煮饭的余热。

诗词的译文中,展现了丘葵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诗人住在一个古寺中,经历了两个时期,感受到时间的变迁。西风吹动诗人的鬓发,使其变得稀疏如丝,暗示了岁月流转和衰老的无情。尽管周围的人常常对诗人表示尊敬,但诗人认为自己的真正境界是自由自在的。他认为真正的学问是剥去虚华,追求内在的真实和本质,而没有情感和性格的存在,就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诗作。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思考和怀疑。他认为这些智慧只被用来满足物质需求,被秦人当做煮饭的余热,而没有被真正传承和发扬。这种对传统智慧的颇有批判性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和传统智慧的思考,揭示了他对自由、真实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自知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悠悠可怜古寺西风栖身自如非诗传授皮毛方无情性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