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万里愁霖

江声砧杵入层楼,预作人閒八月秋。

虹外挂无穷远思,雁声鸣不断新愁。

汉淮赤地不知里,巴蜀青天更上头。

蹇我康时分无策,只祈一饱暂销忧。

次王万里愁霖

《次王万里愁霖》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声砧杵入层楼,

预作人閒八月秋。

虹外挂无穷远思,

雁声鸣不断新愁。

汉淮赤地不知里,

巴蜀青天更上头。

蹇我康时分无策,

只祈一饱暂销忧。

译文:

江水声音随着砧杵的敲击声传入楼中,

预示着人们安闲度过的八月已经过去,秋天来临。

彩虹悬挂在远方,引发无尽的思绪,

雁声不断地鸣叫,带来新的忧愁。

我不知道汉淮之间的赤地究竟有多远,

巴蜀的青天更高在头顶上。

在我困顿的时刻,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能祈求一顿饱食来暂时消解忧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诗人在楼上听到江水声和砧杵的声音,感觉到秋天的到来,而这让他心中的忧愁更加加重。他凝望远方的彩虹,思绪万千,却无法摆脱新的忧愁。他感叹自己对于汉淮之间的距离一无所知,对于巴蜀的青天也只能仰望。在困顿的时刻,他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暂时寄望于一顿饱食来短暂地忘却忧愁。

赏析:

《次王万里愁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情绪。江声和砧杵声交织在一起,映衬出诗人的孤寂和无助。彩虹和雁声作为意象,象征着远方和新的忧愁,加深了诗人的困扰与焦虑。诗中的汉淮和巴蜀,代表着遥远的距离和高不可及的境界,使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最后,诗人寄望于一顿饱食,表现出他对于暂时的安慰和放松的渴望。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时刻的心理状态,对于外界的愁苦和无奈的表达。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感和渴望得到安慰的心理状态,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困惑和人情冷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王万里愁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知青天砧杵层楼远思外挂无策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