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灩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灯笼

《灯笼》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灯笼

我年十六游名场,

在灵芝上借榻栖于僧廊。

钟声刚刚停止,履声却汇聚,

弟子们在堂上分为两厢。

灯笼像一张薄腊纸,

晶莹如云母,含着清光。

回家时想要开始学习,但未曾得闲,

岁月已像奔驰的车子一样忙碌。

书生已白首,却仍保持旧习惯,

简牍颠倒,纷纷朱黄。

短檠虽然仍然作老伴,

视力眩晃,无法常常读书。

平生所爱的事物突然入手,

摩挲把挈,喜悦欲狂。

兰膏流淌,支达到早晨,

秋雨萧瑟,输给新的凉意。

讨论废忘,正写着乙字,

于是决心尽情发掘万卷藏书。

唏嘘于衰病,终难以勉强,

不再如当年行走五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陆游年少时在僧院中游学的情景,以及他对时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诗中的灯笼象征着知识和智慧,作者在年少时憧憬着回家后能够专心学习,但岁月匆匆,他却未能如愿。诗中还表达了对年老后视力衰退和身体不如当年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作者陆游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灯笼的形象,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年少与年老、清光与朱黄、新凉与秋雨等,突显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作者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年轻时憧憬美好未来的遗憾,以及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词朴实而含蓄,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灯笼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云母钟声岁月弟子一样名场两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