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镜

终日自缠绕,此身无适缘。

万愁生旅夜,百病凑衰年。

少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

痒头梳有虱,风耳炙闻蝉。

摇白方多错,回金法不全。

家贫何所恋,时在老僧边。

作者简介(王建)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照镜

《照镜》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王建。诗人描述了自己长时间地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困扰,无法摆脱身体的束缚,心情忧愁,夜晚有很多的困扰,且体弱多病。他讨厌早起,喜欢待在温暖的屋子里,白天又懒散不想外出。他头发痒时梳头会梳出虱子,风一吹耳朵就胀痛,暖阳下脸色发红。他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搔头,写得速度很慢,把白纸摇晃,造成字迹不完整的现象。他本人生活贫困,喜欢陪伴在老僧的身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情况的不满和困扰,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他表达了一种堕落、颓废的心态,对世事、自己的境遇感到失落和迷茫。

译文:

终日自缠绕,

此身无适缘。

万愁生旅夜,

百病凑衰年。

少睡憎明屋,

慵行待暖天。

痒头梳有虱,

风耳炙闻蝉。

摇白方多错,

回金法不全。

家贫何所恋,

时在老僧边。

中文译文:

整天都被身体问题困扰,

我感到与这个世界无缘。

无尽的忧虑滋生在漫长的夜晚,

各种疾病围绕着衰老的年岁。

讨厌早起,喜欢待在温暖的屋子里,

懒散地等待着温暖的天气。

头发痒时梳头会梳出虱子,

风吹耳朵炙热听蝉鸣。

书法不完美,字迹常常错误,

回望过去,金字法卷不能全部流传。

贫穷之家无法享受什么,

时光都度过在老僧的身边。

这首诗词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用简洁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失落。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困扰和生活状态,作者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绪低沉忧伤,以自我反思和孤独为主题。诗人借助身体之痛来抒发对世事、生活、人生的愤懑和不甘。最后一句“时在老僧边”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慰藉和陪伴的心愿。整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情感,折射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老僧不全闻蝉百病缠绕适缘方多错金法家贫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