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一水赴壑如奔雷,两山壁立坚谁开。

山高石限水不去,万古斗怒何轰豗。

盘涡散作钟与釜,往往石上相萦回。

泓渟岁久深莫测,人言海眼良可猜。

不知蛟龙底无用,局促石窦直穷哉。

未能九土霈一雨,尚与千里清炎埃。

往时金虯坠玉简,中使奉诏从天来。

百年旧事今寂寞,但有雪浪飞崔嵬。

杜鹃花开兰正发,双阙万丈晴云堆。

寒声彻耳心骨爽,凌风一上吹笙台。

作者简介(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桐柏观是一个地方名,位于三井龙潭下,而这里形成了一处瀑布。

一水赴壑如奔雷,

瀑布水势汹涌,如同雷声般奔腾流入山壑。

两山壁立坚谁开。

两山高耸,犹如坚固的壁垒,无人能够开辟。

山高石限水不去,

高山峻岭限制了瀑布的水流,使其无法流出。

万古斗怒何轰豗。

这瀑布奔流的声势如此威猛激烈,万古流动,何其轰鸣喧嚣。

盘涡散作钟与釜,

瀑布水流形成旋涡,散布于钟和釜之间。

往往石上相萦回。

水流时常纠缠在岩石上回旋。

泓渟岁久深莫测,

瀑布所汇聚的水潭深不可测,经过岁月的积淀。

人言海眼良可猜。

人们纷纷猜测这水潭是否是海洋的眼睛。

不知蛟龙底无用,

却不知水潭底下的蛟龙并无实际作用。

局促石窦直穷哉。

这蛟龙在局促的石窦中直接陷入困境。

未能九土霈一雨,

蛟龙未能招来九天降雨。

尚与千里清炎埃。

却仍然与千里之外的炎热尘埃相隔。

往时金虯坠玉简,

往昔的金色龙虯坠落在玉简上。

中使奉诏从天来。

中使奉皇帝诏书从天而降。

百年旧事今寂寞,

百年过去,往事已成寂寞。

但有雪浪飞崔嵬。

唯有水潭中的瀑布水流如雪浪般飞瀑而下,形成雄伟壮观的景象。

杜鹃花开兰正发,

杜鹃花盛开,兰花也正绽放。

双阙万丈晴云堆。

双阙高耸,上面堆积着万丈晴朗的云彩。

寒声彻耳心骨爽,

瀑布声音冰冷而清脆,洗净心耳,令人爽快。

凌风一上吹笙台。

风吹过瀑布,发出笙箫般的声响。

这首诗词描绘了桐柏观下的三井龙潭瀑布的壮丽景象。瀑布水势汹涌,奔腾如雷,冲入山壑,却被两山高耸的壁垒所限制,无法流出。瀑布的声势威猛激烈,如同万古流动的轰鸣喧嚣。瀑布的水流形成盘涡,时常纠缠在岩石上回旋,而水潭深不可测,引起人们猜测是否是海洋的眼睛。然而,诗中提到的蛟龙却被描绘为底下的石窦之中局促而无用。蛟龙未能引来九天的降雨,仍然与千里之外的炎热尘埃相隔。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往事,如金色龙虯坠落在玉简上,中使奉皇帝诏书从天而降,但这些百年的旧事如今已成寂寞。然而,唯有瀑布水流如雪浪般飞瀑而下,形成雄伟壮观的景象,杜鹃花盛开,兰花也绽放,双阙高耸,上面堆积着万丈晴朗的云彩。瀑布的声音冰冷而清脆,洗净心耳,令人爽快,风吹过瀑布,发出笙箫般的声响。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桐柏观下的瀑布景象,表达了壮丽、威猛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诗人通过瀑布的形象来突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宏伟,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微小和寂寞。整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万古莫测奔雷相萦回斗怒山高石言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