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得以言谈…留书屋壁

公堂潇洒有林泉,只隔苔墙是渚田。

宗党相亲离乱世,春秋闲论战争年。

远江惊鹭来池口,绝顶归云过竹边。

风雨夜长同一宿,旧游多共忆樊川。

作者简介(郑谷)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得以言谈…留书屋壁

《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得以言谈…留书屋壁》是郑谷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官署幽静而又富有学问的场所。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述这个官署的环境和内涵,展示了作者对清幽之地和博学精深之人的赞美和向往。官署中的林泉苔墙、渚田和书屋壁都表现出一种雅致的氛围,使得官署成为一片怡然自得的地方。而宗党相亲、离乱世、春秋闲论战争年的描写则显露了作者的战乱纷争之外的心灵追求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巧妙结合,展示了作者对安逸、和平和知识的向往。

赏析上,诗人通过文字描绘出了一个优美而安宁的场景:公堂潇洒、林泉清幽、渚田苔墙等等,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官署的向往。同时,作者也多次提到了“战争年”、“宗党相亲”等词句,以此来对比现实和理想。作者通过以诗人的视角来表述自己对“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官署和学问的热爱。作品中以“风雨夜长同一宿,旧游多共忆樊川”为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旧时光的珍惜之情。

译文如下:

公堂潇洒有林泉,

只隔苔墙是渚田。

宗党相亲离乱世,

春秋闲论战争年。

远江惊鹭来池口,

绝顶归云过竹边。

风雨夜长同一宿,

旧游多共忆樊川。

诗词通过对幽静官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清幽之地和知识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友情的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既赞美了官署的美景,又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友情和知识的向往,通过描绘这一理想场景,折射出了作者对人文和谐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风雨相亲潇洒归云乱世公堂林泉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