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使君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知此道心澄。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寄宋使君

寄宋使君

寺倚乌龙腹,

窗中见碧棱。

空廊人画祖,

古殿鹤窥灯。

风吼深松雪,

炉寒一鼎冰。

唯应谢内史,

知此道心澄。

中文译文:

寺庙依靠在黑龙的腹部,

窗户里面看到碧蓝的棱角。

空旷的走廊上人们描绘着祖先的画像,

古老的殿内鹤傲视着灯光。

风咆哮时深松伫立,被白雪覆盖,

火炉冰冷,一只鼎里结成了冰。

只有应该感谢内史,

懂得这种境界的心灵是澄明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写的,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古寺景象。寺庙依靠在黑龙山的腹部,窗户透过看到碧蓝的天空。寺庙内的走廊空旷而寂静,人们在画祖先的肖像,古殿内的鹤静静地注视着灯光。风吹动深山的松树,飘落在上面的雪花像被一层冰覆盖着的炉子一样寒冷。整首诗以寺庙为背景,以自然景观为借景,通过描绘细节,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内史的感激,认为只有懂得这种境界的人的内心才是清澈的。整首诗通过具体描写寺庙景象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静谧境界的向往,以及对懂得和欣赏这种境界的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内史乌龙空廊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