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载贽来相觅,挑灯读失惊。

尊公王逸少,外祖郑康成。

子壮堪传嫡,吾衰浪得名。

江湖有公论,不必问钟嵘。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挑灯夜读时,心怀敬意地思念并吟咏已故的亲人金华王山甫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携带礼物前来相寻,

点亮灯火读书不觉惊。

尊敬的金华王山甫,

外祖父郑康成。

子孙壮年当继承,

我这衰老者也能有名声。

江湖中有人公认,

不必问钟嵘先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怀念和敬意,以及对自己家族的衰老和后人的期望。作者在挑灯夜读时,思念已故的金华王山甫,感叹自己的年迈,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继承家族的声誉。诗中提到江湖上已经有人公认了金华王山甫的才华,所以不需要再问钟嵘(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的意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夜间挑灯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景仰和怀念之情。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族的忧虑和对后人的期望。作者在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的衰老与金华王山甫的壮年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的变迁。最后提到江湖上已经有人公认金华王山甫的才华,暗示了金华王山甫的声名远播,不需要再去问钟嵘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对金华王山甫才华的高度评价。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家族和名声的关注。同时,通过对金华王山甫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统和才华的敬仰。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思考性,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与家族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金华王山甫吟稿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江湖挑灯得名公论外祖失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