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

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叩门有嘉客,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

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

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瘦。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贫家净扫地,

Poor home, cleanly swept,

贫女好梳头。

Poor girl, skilled at combing her hair.

下士晚闻道,

A low-ranking officer, late in learning,

聊以拙自修。

I can only clumsily cultivate myself.

叩门有嘉客,

A guest knocks on the door,

一饭相邀留。

Invited to stay for a meal.

舂炊勿草草,

Pounding the grain, don't rush,

此客未易媮。

This guest is not easily entertained.

慎勿用劳薪,

Be careful not to exhaust your resources,

感我如薰莸。

Appreciating me like a fragrant herb.

德人抱衡石,

A virtuous person embraces the balance stone,

铢黍安可瘦。

How can the weight of millet and grain be reduced?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穷家庭的场景,表现出作者的朴素情怀和对贫寒生活的坦然态度。

首先,诗中的“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展现了贫家主人的生活态度。虽然贫穷,但他们仍然能够保持家中的整洁,女主人也善于打理自己的头发,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态度。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一位下级军官听说了这家人的美德,前来拜访,并被邀请共进晚餐。作者通过这位客人的到来,表达了对美德的认可和珍惜。在款待客人时,作者强调了不应草率地煮饭,并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认为这位客人不容易相处。

诗的最后两句“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瘦。”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作者呼吁人们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资源,同时感激那些能够欣赏他的美德的人。比喻中的“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瘦”意味着真正的德行和价值是无法被轻易削减和贬低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坦然态度和对德行的崇尚。通过描绘贫穷家庭的生活场景和客人的到来,诗词表现了作者对真实美德的认可和珍惜,并呼吁人们在生活中保持朴素和节制,不忘记追求内心的美好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贫家净扫地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梳头叩门闻道相邀草草下士贫女劳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