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才小池

一泓潋滟复澄明,半日功夫劚小庭。

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

鹢舟草际浮霜叶,渔火沙边驻小萤。

才见规模识方寸,知君立意象沧溟。

作者简介(方干)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于秀才小池

《于秀才小池》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体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泓潋滟复澄明,

一片明净的小池子,

半日功夫劚小庭。

只用半天的工夫就打造了这个小庭院。

占地未过四五尺,

面积还不到四五尺,

浸天唯入两三星。

却能映天上的两三颗星。

鹢舟草际浮霜叶,

在浓草丛的水边漂浮着霜叶,

渔火沙边驻小萤。

渔火在沙滩边停着小萤火。

才见规模识方寸,

仅仅见到了这些规模,我才懂得了方寸(指微小之处),

知君立意象沧溟。

我明白了你的意图,象征着辽阔的大海。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小池塘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之道的思考。诗中的小池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清澈明净,能映照天上的星星,象征着微小之处也能有伟大的价值。诗中出现的鹢舟、浮霜叶、渔火和小萤火等细节描写,更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小庭院的领悟,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一个象征着浩渺辽阔的大海。整首诗通过对微小之处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点滴细节的重视和对宇宙之美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霜叶功夫潋滟方寸规模鹢舟占地复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