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自启圣还内

衣冠原庙汉家仪,羽卫亲来此一时。

天子当怀霜露感,都人亦叹鼓箫悲。

纷纷瑞气随云汉,漠漠荣光上日旗。

尘土未惊阊阖闭,绿槐空覆影参差。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驾自启圣还内

诗词:《驾自启圣还内》

作者:王安石(宋代)

衣冠原庙汉家仪,

羽卫亲来此一时。

天子当怀霜露感,

都人亦叹鼓箫悲。

纷纷瑞气随云汉,

漠漠荣光上日旗。

尘土未惊阊阖闭,

绿槐空覆影参差。

中文译文:

衣冠整齐庄重,如同汉朝时的仪式,

羽卫亲自护送,来到此地的一刻。

天子应当感慨万千,如同感受到霜露的滋润,

都城的人们也不禁击鼓吹箫,深感悲伤。

瑞气纷纷随着云彩飘散,

冷冷的荣光升起在日旗上。

尘土还未惊扰庙宇的门扉,

绿槐树影空荡荡地交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代时期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皇帝归来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盛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衣冠整齐的羽卫护送着天子回到原庙,展现了皇权重归的庄严和壮观。衣冠原庙指的是皇帝在即位时所举行的庙会,象征着国家的仪式和传统。

其次,天子归来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感叹。作者以天子的心情来表达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认为天子应当怀念过去的荣光和辛酸,而都城的百姓也感叹时光荏苒,生活的悲欢离合。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皇帝归来时的景象,瑞气纷纷随着云彩飘散,荣光在日旗上升起,给人一种祥瑞和庄重的感觉。然而,尘土还未惊扰庙宇的门扉,绿槐树影空荡荡地交错,暗示着庙宇的冷清和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叹兴盛与衰落的无常。

整首诗以庄重的语言和景象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场景,通过皇帝和都城百姓的感叹和思考,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既有庄严壮观的景象,又有冷清和变迁的寓意,给人以深思和感伤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驾自启圣还内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天子尘土阊阖云汉荣光瑞气露感羽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