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作者简介(陈亮)

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新荷叶

诗词:《新荷叶》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中文译文:

新鲜的荷叶,它妩媚而又幽雅,

谁能保持洁净与它争艳。

淡淡的色彩,增添了浓郁的韵味,

它愿意自由地寻求怜爱。

尽管被人嫌弃,它任由美人和西子傲视。

荷叶上的露珠,仿佛有时存在,有时消失。

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只有它仍然闪耀光彩。

雨过天晴,风吹起,百事应该顺其自然。

那香气源源不断地散发,萦绕在池塘旁,

根株扎得牢固,淤泥中的白藕如同梁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荷叶为主题,展现了荷叶的美丽和特点,同时也寓意人生哲理。

诗中描述了新鲜的荷叶,它既妩媚又幽雅,与其他花卉相比,需要更高的洁净度才能与其争艳。这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人用"淡抹疑浓"来形容荷叶的色彩,给人以淡雅的感觉,同时又增加了一种神秘的韵味。荷叶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怜爱。

诗中提到了"毛嫱"和"西子",这是两位美人的名字。诗人说即使被别人嫌弃,荷叶也不在乎,任凭美人和西子争夺美丽的称号。

"六郎涂涴"描绘了荷叶上的露珠,这露珠时隐时现,给人以朦胧的感觉。荷叶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之美。

"赫日如焚"表达了夏日酷热的景象,只有荷叶仍然闪耀着光彩。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即使在困难和逆境中,仍然要保持自己的光鲜和坚强。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表达了世事无常,人们应该顺从自然的变化,顺其自然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荷叶的香气在池塘旁飘散,根株坚固,即使在淤泥中,仍然能生长出美丽的白藕。这象征着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和坚韧,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

整首诗通过描绘荷叶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对纯洁、自由和坚韧品质的追求。荷叶在妩媚中保持着幽雅,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美丽,不在乎他人的嫌弃,坚持追求自身的价值。诗人也借荷叶的形象,寓意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纯洁和坚韧的信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荷叶的形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西子不似争妍六郎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