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

久卧长安春复秋,五侯长乐客长愁。

绣帘朱毂逢花住,锦幨银珂触雨游。

何处少年吹玉笛,谁家鹦鹉语红楼。

年年只是看他贵,不及南山任白头。

作者简介(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长安游

长安游

久卧长安春复秋,

在长安待了很久的春天和秋天;

五侯长乐客长愁。

五侯宫长乐里的客人长时间愁苦。

绣帘朱毂逢花住,

锦幨银珂触雨游。

绣帘遇见花儿停下来,

锦幨和银珂触摸着雨水游荡。

何处少年吹玉笛,

谁家鹦鹉语红楼。

不知哪里有少年在吹奏着玉笛,

不知哪家有鹦鹉在红楼中说话。

年年只是看他贵,

不及南山任白头。

每年只是看着他们贵族的生活,

而不如南山那样宁愿任白发苍苍。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和忧愁。长安是唐朝的首都,人们盛会聚集在这里,但是也有人因为一些原因而感到愁苦。诗中也描绘了长安城的华丽景象,帷帐装饰华丽、车马品质高贵,在雨中游荡。然而,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只顾追求贵族的生活,而忽视了田园山水的宁静和淳朴。南山象征着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是一种对纷扰世俗的呼唤。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忧愁,诗人表达了对真挚真实、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反思和警示的意义,是对人们在追求名利和世俗快乐时的思考和警醒。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白头不及少年鹦鹉玉笛红楼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