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吾师晋阳宝,杰出山河最。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

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

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

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

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

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

作者简介(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一首诗,描述了高适与马太守一同听九思法师讲解金刚经的场景。

诗词中描绘了晋阳宝法师的卓越才华和深邃的智慧。他以超越世俗的境界,心向空王,教授众生。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表达了法师所讲述的金刚经极具威严和智慧的力量。

高适通过诗中描写智慧的法师、清净的寺庙、香火鼎盛的场景,展现了佛法的伟大和智慧的力量。他深知众生的苦难,用恒沙来喻示无量无边的痛苦。同时,他也赞颂了舍身施与善行的道理,用招提之清净和良牧之温馨来形容法师对众生的关怀。

最后,高适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持佛印心的坚持,以及驱赶魔军,追求初地因的愿望。他愿意永远奉行佛法,与弥天对话。

整首诗充满了虔诚和敬畏之情,表达了对佛法的赞颂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同时,诗中描绘的山门寺庙景象和法师的智慧形象也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内心的慰藉。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晋阳宝法师,杰出山河最。

途经世谛间,心到空王外。

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

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籁。

深知亿劫苦,善喻恒沙大。

舍施割肌肤,攀缘去亲爱。

招提何清净,良牧驻轻盖。

露冕众香中,临人觉苑内。

心持佛印久,标割魔军退。

愿开初地因,永奉弥天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颂智慧的佛法以及修行者的信仰和坚持为主题。通过描绘寺庙、法师和佛法的形象,诗人展示了佛法的庄严和深奥,以及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诗中所使用的场景描写和意象都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比如鸣钟山虎伏、说法天龙会等,给人以庄严和威严的感觉。同时,也通过描写舍施与善行的道理,表达了修行者对众生的关怀和慈悲。

整首诗韵味深沉,言简意赅,表达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敬仰和热爱。通过与法师一同听经,作者意图表达对佛法智慧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传达出对于超脱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法的威严和法师的智慧,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同时也给人以宁静和慰藉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山河途经鸣钟杰出说法世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