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灯前初见。

冰玉玲珑惊眼眩。

艳溢香繁。

绝胜溪边月下看。

铅华尽洗。

只有檀唇红不退。

倾坐精神。

全似当时一个人。

作者简介(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诗词:《减字木兰花(灯下见梅)》

朝代:宋代

作者:袁去华

灯前初见。

冰玉玲珑惊眼眩。

艳溢香繁。

绝胜溪边月下看。

铅华尽洗。

只有檀唇红不退。

倾坐精神。

全似当时一个人。

中文译文:

在灯光下初次见到减字木兰花,

冰玉般的花朵令人眼花缭乱。

花的美丽盛开,香气浓烈。

在溪边月光下欣赏,无与伦比。

繁琐的妆饰已经褪去,

只有那檀木般红润的嘴唇未变。

坐下来专注地欣赏,

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灯光下初次见到减字木兰花的情景。诗中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引人注目的特点,用冰玉和玲珑来形容花朵的亮丽,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震撼和惊叹之情。

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展示了花朵艳丽的外表和芬芳的香气。在溪边的月光下观赏花朵,更加增添了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使欣赏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花朵的真实和朴实,将繁琐的妆饰和铅华洗去,只保留下檀木般红润的嘴唇,这是对真实美的讴歌。作者坐下来专注地欣赏花朵,感受到了与过去时光的共鸣,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情景。

整首诗以花朵为主题,通过对花朵形象的描绘和对欣赏者情感的烘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冰玉、玲珑、艳溢、绝胜等形容词,使诗意更加生动有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到诗人对美的热爱和情感的回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精神月下初见不退溢香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