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使河源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

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

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

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作者简介(贾至)

贾至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传》有其传。

送友人使河源

诗词《送友人使河源》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边疆封疆之事的关注。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别鲁郊外的朋友,

下车登上高丘。

荒凉千里的景象在傍晚,

太阳落下,黄云秋意浓。

举起酒杯,心中有所痛悔,

论述边疆事务,没有远大的谋划。

眼望河源,始终未能看到,

旌旗飘扬,渐行渐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贾至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落寞凄凉的景象通过描述荒凉的千里景象以及太阳落下的黄云秋意浓来表现,让人感受到离别时的无奈和寂寥。诗中的“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以及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之情。最后两句“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通过描绘远行友人的旌旗渐行渐远来加深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苦闷和愁思。诗中所展现的友情和对国家边疆事的关切使诗更具有深意和思考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悠悠不见远谋送君日落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