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子(中吕调)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

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

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作者简介(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轮台子(中吕调)

诗词:《轮台子(中吕调)》

作者:柳永(宋代)

一枕清宵好梦,

可惜被、邻鸡唤觉。

匆匆策马登途,

满目淡烟衰草。

前驱风触鸣珂,

过霜林、渐觉惊栖鸟。

冒征尘远况,

自古凄凉长安道。

行行又历孤村,

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

离多欢少。

叹断梗难停,

暮云渐杳。

但黯黯魂消,

寸肠凭谁表。

恁驱驱、何时是了。

又争似、却返瑶京,

重买千金笑。

中文译文:

一夜清澈的美梦,

可惜被邻居的鸡声吵醒。

匆忙策马上路,

眼前是淡淡的烟雾和凋落的草。

前方的风触动着珂珮,

经过霜打的林木,渐渐惊动了栖息的鸟。

冒着征尘行进,路途遥远,

长安道上自古凄凉。

行驶过一个又一个孤村,

楚天辽阔,天空中的朝阳还未升起。

思念劳碌的生活,惜芳华壮年,

离别多,欢乐少。

叹息断绝的梗难以停歇,

夕阳下的云渐渐消散。

只有黯然的魂魄,

我的思念无法表达。

我这种彷徨,何时才能结束呢。

何不像他们,重新回到瑶京(指京城),

重获千金的笑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颓败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忧伤情绪。诗人一夜好梦刚醒,却被邻居的鸡声惊醒,开始匆忙策马上路。他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烟雾和凋落的草木,给人一种衰败和寂寥的感觉。他经过霜打的林木,风吹动了珂珮,惊动了栖息的鸟。他冒着尘土继续前行,道路遥远,长安道上自古凄凉。在行进的过程中,他经过一个个孤村,望着辽阔的楚天,天空中的朝阳还未升起。诗人念及劳碌的生活,惋惜自己的芳华壮年,离别多,欢乐少。他叹息断绝的梗难以停歇,夕阳下的云渐渐消散。诗人内心的忧伤无法表达,他的思绪和彷徨无法得到宣泄。他希望自己的苦境早日结束,重新回到瑶京(京城),重新获得幸福和笑容。

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荒凉景象、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表达了对逆境的痛苦和对幸福的向往。诗人感叹着自己的辛劳和年华的流逝,同时也抒发了对生活欢乐稀少的遗憾之情。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如霜打的林木、飞鸟惊起等,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整首诗以凄凉、萧瑟的氛围为主调,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痛苦思绪的表达,展示了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寂形象。诗人的忧伤和无奈透过诗词表达出来,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受到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氛围。然而,诗人最后又借着回到瑶京的想象,希望重新获得幸福,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起到了一种抚慰和激励的作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逆境的痛苦和对幸福的向往,展示了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寂形象,同时也给予读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鼓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衰草可惜满目策马前驱霜林清宵登途唤觉冒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