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渔家傲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晁补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人以自豪之态度言傲,

从未涉足城市之中。

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江湖,

对城市的事物一无所知。

在晴朗的日子里,七八条渔船,

欢快地在清澈的河川中航行。

只见笑声相互传递,却不知道唱的是哪一曲。

突然间散开归去,

远处只剩下微小的沧洲。

可能有人说他们是被后来的车辆带走了,

藏身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即使到了老年,也不会弯腰,

穿着羊皮的衣裳走在泽国之中。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这首诗词表达了渔家人朴实自豪的态度,他们生活在江湖之中,远离喧嚣的城市,对城市文化一无所知。他们在晴朗的日子里,驾驶着七八条渔船,在清澈的河川中快乐地航行。他们看到笑声相互传递,却并不在意所唱的曲调。然而,他们突然散开归去,远离了繁忙的城市,只留下微小的沧洲。有人可能会说他们被后来的车辆带走了,藏身的地方不再存在。即使到了老年,他们也不会屈身,穿着羊皮的衣裳继续在泽国中行走。

这首诗词通过对渔家人的描写,表达了他们朴实自豪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他们对自然和江湖的依赖,以及对城市生活的陌生和无知。作者通过渔家人的形象,反衬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以及渔家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和自豪。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渔家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呼应了宋代文化中对自然、朴素生活的推崇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渔家傲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江湖无复城市车载生理渔家四散言傲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