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隆寺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喧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作者简介(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绍隆寺

绍隆寺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

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非胜适殊方,起喧归理难。

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

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

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中文译文:

我跟随佛陀已经很久,他的上师已经涅槃了。

探求道理已有三十年,终于在南方得到了真正的道。

非胜于其他地方,才起伏声浪回归理智是难的。

放弃了良好的缘分,世俗的忧虑从未干扰过。

香烟飘渺在北岸,花坛隐藏在南山之间。

陡峭的石阶下,窗前波浪荡漾。

云彩遮蔽了美丽的树木,藤蔓在天空中盘旋。

座中忍受世俗的娱乐,居住贫困行走于禅坛。

试着以有漏躯体来观察无生,让心灵感到宁静。

领悟了各种品性的真相,才会觉得深深的安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佺期在寺庙中寻求真理的心路历程。诗人开始表达了跟随释迦摩尼佛的时间已经很久,他的上师也已经去世。经过30年的苦苦探求,他终于在南方找到了真正的道路。诗中提到即使在其他地方也不能取得胜利,即使想要回归理智也很难。诗人选择了放弃良好的缘分和世俗的忧虑,专注于修行。他描述了香烟飘扬在北岸,花坛隐藏在南山之间,以及窗前波浪荡漾的景象,传达了寺庙中的宁静与静谧。最后,诗人又通过描述座中忍受世俗的娱乐,居住贫困的生活,试着以无生来观察有漏的世界,来表达他对于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脱离尘世的思考。整首诗意深远,通过寺庙的景象展示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和谐与舍弃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良缘殊方得道放弃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