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肥弓力强。

虎皮裁鞍鵰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令行急。

戎王半醉拥貂裘,昭君犹抱琵琶泣。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庭坚。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月北风燕草黄,

北方的十月,北风凛冽,燕草已经变黄。

燕人马肥弓力强,

燕地的人民乘着肥壮的马,拉开弓弦,力量强大。

虎皮裁鞍鵰羽箭,

鞍子用虎皮制作,箭羽是雄鹰的羽毛。

射杀山阴双白狼,

射杀了山阴地区的两只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

帐篷上铺着青色的毡子,高高地搭起,雪水无法渗透。

击鼓传觞令行急,

敲击战鼓,传递酒杯,令人行动迅速。

戎王半醉拥貂裘,

战神般的将领半醉地穿着貂皮裘。

昭君犹抱琵琶泣,

昭君仍然怀抱着琵琶,伤心地流泪。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战争场景。北风凛冽,草地已经变黄,说明到了寒冷的十月,战争依然在进行。燕地的人民乘着肥壮的马,拉开弓弦,准备与敌人战斗。战士们使用虎皮鞍子和雄鹰羽箭,显示出他们的豪勇和威猛。他们成功地射杀了山阴地区的两只白狼,显示了他们的战斗技能和胜利。

在战争中,指挥官搭建了高高的帐篷,使用青色的毡子来遮挡雪水。敲击战鼓和传递酒杯,表明指挥官下达命令,战士们快速行动。战神般的将领半醉地穿着貂皮裘,显示了他的英勇和统治力。然而,昭君仍然伤心地抱着琵琶哭泣,可能是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伤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展示了战士的英勇和指挥官的果敢,同时也抒发了对战争造成的伤害和痛苦的思考。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充满了壮丽和悲壮的气氛,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塞上曲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貂裘琵琶射杀北风人马白狼力强虎皮青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