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畅校书当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

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

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

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

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

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

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

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

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答畅校书当

答畅校书当

山林竹启幽,茅屋日照中。

愚蒙养花草,才寡与世通。

无资方独乐,酒器永不空。

仰叹造化妙,百穀欣成丰。

与民平等处,忙中尚闲穷。

伐竹鸟惊落,夜还水东流。

贫苦自成退,何须追名声。

读君瑶琴篇,惊艳发我容。

日月不待人,春光已替冬。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山林竹子从幽深地方中逐渐展开,茅屋正被太阳照在中间。

愚蒙的人培养花草,因为才智匮乏而与世不通。

尽管我没有财富,酒杯仍然不会空。

仰叹造物主的巧妙,百谷成功让我欣慰。

与人民平等地生活,闲暇中尚有贫困。

伐取竹子使鸟儿惊飞,夜晚回到东流的河水旁。

贫苦和困境是我自愿退隐的,不需要追逐名声。

阅读你的诗文,让我受到了惊艳,我的容颜焕发着色彩。

白天黑夜不等待任何人,春天已经取代了冬天。

诗意:

该诗写的是作者韦应物放弃了官职,退隐田园的生活。他住在茅屋中,与愚蒙的人一起培养花草,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虽然他没有财富,但他开心地品酒,钦佩造物主的巧妙之处,喜悦百谷丰收。他与民众平等相处,忙碌中仍有闲暇,虽然贫困却自得其乐。他伐取竹子时惊飞了鸟儿,夜晚回到河水旁。他的贫困是自愿的,不追求世俗的名声。读了诗人的诗篇,让我容光焕发,受到启发。日月不等待任何人,春天已经到来,冬天已经过去。

赏析:

该诗运用了简洁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退隐田园的生活和内心的愉悦。诗人通过与愚蒙的人一起培养花草,感叹造物主的巧妙创造,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还透露出作者自愿放弃名利的坚定态度,将追求内心平静和自在的生活放在第一位。整首诗以朴实的笔触和淡泊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日出茅屋园林投迹愚蒙无一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