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惠酥

金城良犉不当车,特为人间作好酥。

余湩尚供肥犊子,小匳先入太官厨。

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莼羹谩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积压谁可作醍醐。

作者简介(周邦彦)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天启惠酥

《天启惠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城良犉不当车,

特为人间作好酥。

余湩尚供肥犊子,

小匳先入太官厨。

邺中鹿尾空名目,

吴地莼羹谩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

不积压谁可作醍醐。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美味的点心——惠酥。诗人以金城良犉(一种优质的面粉)为原料,亲手制作了这道美味的点心,特意为人间带来美味。诗中提到了余湩(一种高级的酥油)供养着肥犊子(指用来制作酥皮的面团),小匳(一种小巧的容器)则首先进入太官厨房。然而,在邺中(指北方地区)鹿尾(指鹿尾巴,可能指鹿肉)只是虚名,吴地(指南方地区)的莼羹(一种以莼菜为主要原料的汤羹)则被认为是偏僻而迂腐的。诗人希望与君家的兄弟相比,不仅要有美味的食物,还要有真正的情谊,因为只有真正的情谊才能像醍醐(一种香甜的乳酪)一样珍贵。

赏析:

这首诗词以食物为载体,通过对不同地区食材和美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的情谊的追求。诗人通过对金城良犉、余湩和小匳等食材和容器的描述,展示了制作惠酥的精细过程,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然而,诗人也通过对邺中鹿尾和吴地莼羹的评价,暗示了虚名和迂腐的局限性。最后,诗人希望与君家的兄弟相比,不仅要有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的情谊,这样才能达到醍醐般的珍贵。整首诗词通过对食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真正情谊的珍视和追求的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天启惠酥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人间君家不当作好醍醐好兄弟名目积压犊子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