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

天台山最高,动蹑赤城霞。

何以静双目,扫山除妄花。

何以洁其性,滤泉去泥沙。

灵境物皆直,万松无一斜。

月中见心近,云外将俗赊。

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

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

作者简介(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

中文译文:

送超上人返回天台山(也称送天台道士)

天台山最高,行走于红霞之上。

如何能使心静下来,除去山上虚幻的花朵。

如何能使心灵纯净,过滤泉水中的泥沙。

灵境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万松树没有一棵歪斜的。

在月亮中感受到内心的亲近,在云外远离尘俗的纷扰。

山兽保护着方丈,山猿恭敬地托起袈裟。

留下身体,却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他们嘲笑我追求虚名的浮华。

诗意:

这首诗意境高远,通过描绘天台山的景色和修行道士的修行境界,表达了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俗的真正自由的理念。作者通过山水景色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纯净,同时也批判了追求虚名、功利的态度。

赏析:

1. 诗人通过描绘天台山的景色,如红霞、万松等,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同时,以天台山为象征,表达了远离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2. 诗中通过“除妄花”、“滤泉去泥沙”的表达,寓意去除虚幻的欲望和纷扰,追求纯净的修行之路。

3. 诗中以“山兽护方丈,山猿捧袈裟”来暗示着修行者受到山林动物的尊敬和庇佑,表达了净化心灵、修得真正自由的境界。

4. 诗的最后一句话“遗身独得身,笑我牵名华”,表达了超上人对追求虚名的批判,嘲笑那些拘泥于外在名利的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修行者的修行境界,寓意高远,以简洁而精练的词句表达了远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通过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纯净的描绘,以及对虚名和功利的批判,传达了一种追求真正自由与内心宁静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最高方丈袈裟万松泥沙双目遗身山猿灵境物山兽独得身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