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早出城东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

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寒食日早出城东

寒食日早出城东,

青门欲曙天。

车马已喧阗,

禁柳疏风雨,

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

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

回头望纸鸢。

中文译文:

清明寒食日一大早离开东门,

青门即将见天明。

车马喧嚣不已,

禁柳被风雨吹散,

墙上花朵被雨水打湿。

向谁夸耀美丽的景色,

只是感叹时光的流逝。

不能自由高飞的自在,

只能回头望着飞翔的纸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早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无法自由的思考与感慨。

第一句“青门欲曙天”揭示了清明寒食日的早晨景象,寒食节离家祭扫墓地是人们传统的习俗活动。

第二句“车马已喧阗”说明城门口已经人群熙熙攘攘,车马喧闹。

接下来的两句“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描绘了风雨将柳树散落,花朵被雨水打湿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但却感到束缚无法自由地飞翔。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寒食日的景象,寓意深远,让人不禁思考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束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不得风雨回头车马流年纸鸢喧阗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