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栖白旧院二首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作者简介(贯休)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经栖白旧院二首

诗词《经栖白旧院二首》描写了房子破败、凄凉的情景,以及作者对逝去的亲友和国家的思念之情。

经栖白旧院二首

竺卿何处去,

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

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

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

萧条渭水傍。

国宝还亡一,

时多李德林。

故人卿相泣,

承制渥恩深。

旧藁谁收得,

空堂影似吟。

裴回不能去,

寒日下西岑。

译文:

竺卿何处去,

看到的都是凄凉。

中秋的明月不见了,

只残留着一炷香。

残花飘零在暮雨中,

枯叶下覆着啼螀。

谁为新坟建立塔,

在寂寥的渭水旁。

国家丧失了一位宝贵的人物,

这个时代多有李德林。

故人卿相(指官职)泣(指哭泣),

承受了皇帝的宠爱深厚。

旧藁有谁来清理呢,

空堂中的影像如吟咏。

裴回(指裴度)不能离去,

寒日照下西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一位名叫竺卿的人离开后,他原来居住过的院子变得破败凄凉的情景。作者描述了院子中凋谢的花朵、飘落的雨水,以及覆盖在地面上的干枯的树叶。中秋的月亮不再可见,只剩下一炷香从残破的院子中散发出来。诗中还提到了人物李德林,表明时代多有才俊英杰,但国家宝贵的人物却一个接一个地离世。

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的心情和思念之情。故人哭泣,是因为竺卿离世而感到悲伤。作者提到国家给予了竺卿极高的荣誉,并表达了自己对竺卿的深深怀念。作者将竺卿离开后安息的地方比喻为空堂的影像如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之情。最后两句则以裴度无法离去,寒日映照着西岑作为结尾,点明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思考。

整首诗词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的亲友和国家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事更迭带来的不安和无常。整体上,这首诗词富有凄美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人事的痛惜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凄凉不见残花触目萧条暮雨枯叶空馀一炷香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