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水遥花瞑

水遥花瞑。

隔岸炊烟冷。

十里垂杨摇嫩影。

宿酒和愁都醒。

作者简介(施岳)

施岳(约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号梅川,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杨缵为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作墓志,李彭老书,周密题,葬于西湖虎头岩下。可见他在当时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迹已经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词声元舛误;又因多读唐诗,故词语多雅淡。所作今仅见存于绝妙好词中的六首。

清平乐·水遥花瞑

《清平乐·水遥花瞑》是宋代诗人施岳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遥花瞑。

隔岸炊烟冷。

十里垂杨摇嫩影。

宿酒和愁都醒。

诗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景象。水面上波光粼粼,花儿渐渐闭合。对岸的村庄里冒出的炊烟已经冷却,十里长堤上垂柳摇曳着嫩绿的影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饮过一夜的酒和内心的愁苦都被唤醒。

赏析:

1. 诗词通过描绘细腻而清新的自然景观,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独特的观察力。水面上的波光、闭合的花朵、垂柳的婆娑摇曳,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受。

2. 通过描述对岸的村庄里的炊烟冷却,诗人隐喻了人世间的喧嚣已经消散,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3. "十里垂杨摇嫩影"这一描写,表达了春天的景象,垂柳嫩绿的影子摇曳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

4. 最后两句"宿酒和愁都醒"表达了饮过一夜的酒和内心的愁苦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被唤醒,给人一种清醒和思考的感觉。

《清平乐·水遥花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静谧的水面、闭合的花朵和摇曳的垂柳,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宿酒和愁苦的提及,表达了对内心的唤醒和思考,使整首词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情思索,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平乐·水遥花瞑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垂杨炊烟隔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