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寿内子)

潇洒琴帘,月灯归后新谐好。

青云香里共清风,消得金花诰。

争奈天颠地倒。

好光阴、都惊散了。

更听人说,七七年时,多多烦恼。

捱到如今,信知空挂闲怀抱。

天于贫处最饶人,颦也翻成笑。

牢闭柴门自好。

对梅花、杯盘草草。

满前儿女,耐后夫妻,齑盐偕老。

作者简介(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烛影摇红(寿内子)

《烛影摇红(寿内子)》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烛影摇红(寿内子)

潇洒琴帘,月灯归后新谐好。

在青云的芬芳中,与清风共享。

金花诰已消散,天地颠倒。

美好的时光,已经散去。

据说,在七七年的时候,困扰着很多人。

一直坚持到现在,相信空虚挂着闲情。

天在贫穷之处最慷慨,皱纹也变成了笑容。

紧闭柴门自娱自乐。

对着梅花,匆匆用酒杯敬酒。

满怀儿女前,耐着夫妻后,一同携手到老。

诗意和赏析:

《烛影摇红(寿内子)》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寿内子的生活态度和感慨。诗词以潇洒自如的琴帘和归家的月灯作为开头,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在清风和青云的芬芳中,作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然而,金花诰(指荣华富贵)已经消散,天地颠倒,好光阴也已经逝去。这表明作者曾经历过辛酸和痛苦,在七七年(指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困扰和烦恼。但是,作者坚持到了如今,相信空虚的心情被挂在胸怀之上,保持一种闲适的心态。

作者认为,天在贫穷之处最慷慨,皱纹也可以变成笑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作者选择自娱自乐,对梅花和杯盘敬酒,展现了一种享受寂寞自足的情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家庭和亲情的珍视,满怀着儿女的前途,耐着夫妻的后半生,希望能够与伴侣一同携手走到老。

整首诗词以轻松自在的笔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后,对于生活的独特体悟和珍视。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温暖和情感,给人以启示和勉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光阴潇洒清风争奈金花诰月灯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