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二月长安春姑归,觚棱回首梦魂飞。

宫鸦掠日槐阴瘦,厩马嘶风柳絮肥。

东阁赐茶双凤阙,西效扈跸九龙旗。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农。

作者简介(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诗词:《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朝代:清代

作者:曾国藩

二月长安春姑归,

觚棱回首梦魂飞。

宫鸦掠日槐阴瘦,

厩马嘶风柳絮肥。

东阁赐茶双凤阙,

西效扈跸九龙旗。

十年苦忆钧天奏,

老大真怜未拂农。

中文译文:

二月长安春天归来,

我回首望着梦中飞翔的魂灵。

宫廷的乌鸦在阳光下掠过槐树的阴影,显得消瘦;

厩中的马儿在风中嘶鸣,柳絮飞舞,它们显得肥壮。

东阁赐茶,双凤在皇宫的门楼上;

西行的使者带着九龙旗,扈从着皇帝巡游。

十年间我苦苦思念着朝廷的决策,

老天爷啊,你真是怜悯那些还没有能够耕作的农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曾国藩所写,表达了他对朝廷政务的感慨和对民众的关怀之情。诗中描述了二月长安的春天,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春天的归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然而,曾国藩回首望着过去的时光,感叹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仍然飘渺不定。他提到了宫廷中的乌鸦消瘦、马儿肥壮的景象,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他对朝廷政务的失望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东阁赐茶和双凤阙代表着皇帝的赏赐和荣耀,西效扈跸和九龙旗则象征着皇帝的威严和权力。这些象征意象加深了对朝廷权力和政治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朝廷决策的思考和对民众的关怀。他回忆了十年来朝廷的决策,思念着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同时,他也关注着还没有能够耕作的农民,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和朝廷政务的描写,表达了曾国藩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官员和知识分子对社会和民众的关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回首老大柳絮双凤觚棱扈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