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足堂

秀翁今又以光名,窗外琅玕不欠清。

十八公松曾入梦,两三竿竹岂无情。

红尘不近春风瑟,翠色能添夜雪灯。

我欲钓竿蓑笠去,斸分烟雨子还能。

题清足堂

《题清足堂》是宋代许月卿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足堂,指的是一座清静的庭院,许月卿题诗表达了对这座庭院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秀翁今又以光名,

窗外琅玕不欠清。

十八公松曾入梦,

两三竿竹岂无情。

红尘不近春风瑟,

翠色能添夜雪灯。

我欲钓竿蓑笠去,

斸分烟雨子还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宁静悠远的情调,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庭院景致。诗人许月卿称颂了这座庭院主人的美名,窗外的琅玕(指清澈明亮的水流)更是清澈见底,没有丝毫的浑浊。诗中提及了"十八公松曾入梦",表明十八公这座庭院曾经在诗人的梦中出现过,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庭院的深深眷恋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庭院内的景色,两三竿竹林摇曳,显示出竹子的灵动和情感。红尘(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无法靠近这里,而翠色(指绿色)却能够增添夜晚的雪光,使庭院更加宁静和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带上钓竿和蓑笠,离开喧嚣的尘世,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他也提到了"斸分烟雨子",意味着他愿意舍弃一切烟云尘雨,回归本真的自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清丽的庭院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表达,抒发了对清静、宁神和追求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词唤起了读者对宁静美好环境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自由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清足堂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入梦无情翠色钓竿红尘蓑笠夜雪还能烟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