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渐嘉楼外花,嘉赏亭边柳。

作者归山丘,今春为谁有。

千秋万岁後,还复来游否。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诗词:《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渐嘉楼外花,

嘉赏亭边柳。

作者归山丘,

今春为谁有。

千秋万岁后,

还复来游否。

中文译文:

渐嘉楼外花,

美丽的楼外花朵渐渐绽放,

嘉赏亭边柳。

优美的亭子旁边垂柳婆娑。

作者归山丘,

诗人回到山丘,

今春为谁有。

这个春天,这美景属于谁?

千秋万岁后,

千秋万岁之后,

还复来游否。

是否还会再来欣赏这美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宋代模仿韦应物的《苏州》而创作的《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系列之一。诗中描述了作者欣赏楼外花和亭边柳的美景,并思考这美景属于谁。作者归山丘,意味着他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回到自然山川,与自然相融。然而,他又思考今春这美景是为谁所拥有,显示出一种对物归原主的思考与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千秋万岁后,代表了遥远的未来,作者在思考在未来的岁月里,这美景是否还会有人欣赏。诗人的疑问意味着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关注和忧虑,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珍惜与呼唤。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物归原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深思,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作者山丘渐嘉游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