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悼亡

曾睹夭桃想玉姿,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

作者简介(鱼玄机)

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代人悼亡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看到夭桃时,我想起了你的美丽身姿,

风中的柳树认出了你的媚眼。

珍珠回到龙窟里,谁还能见到它,

镜子留在鸾台上,又与谁说话。

从那时起,我梦中悲伤雨夜,

无法忍受吟咏的苦涩寂寥时光。

西山阳光落下,东山月亮升起,

恨不得有一天能再见到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鱼玄机的作品,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夭桃、风中的柳树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对逝去的人的美丽形象的回忆。珍珠和镜子则象征着诗人对逝去的人常常想起,却无法再见到的遗憾和思念。整首诗以夜晚和月亮的变化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逝去的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在短短的几句中展示了思念和无奈的复杂情感。通过对珍珠和镜子的象征性运用,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之中,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词读来,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烟雨蛾眉日落鸾台梦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