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京兆道友

得得中间寻得得。

王三默诀唯王六。

若要清静如白玉。

独自宿。

余自须要除情欲。

这个灵童明似烛。

惺惺能唱无生曲。

日住公家公不识。

休寻觅。

心澄便是真消息。

渔家傲 京兆道友

《渔家傲 京兆道友》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家傲 京兆道友

得得中间寻得得。

王三默诀唯王六。

若要清静如白玉。

独自宿。

余自须要除情欲。

这个灵童明似烛。

惺惺能唱无生曲。

日住公家公不识。

休寻觅。

心澄便是真消息。

中文译文:

小渔家自得其乐中。

王三默默默默不语,只王六。

如果想要心境宁静如白玉,

独自宿营。

我自己需要摒除情欲之扰。

这位灵童明亮如蜡烛。

清醒无比,能唱出无生之曲。

白天在公家住,公家却不识我。

不必寻觅。

内心清澈便是真正的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渔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和对清静境界的向往。诗中的“得得中间寻得得”描绘了渔家的宁静与乐趣,渔家生活中的得与失都在其中。王三和王六是渔家中的两个人物,王三默不作声,唯有王六能够领悟其中的默契,暗示了诗人对于内心深处的寂静和默默的追求。

诗中提到“清静如白玉”,表达了诗人对心境的追求,希望能够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纯净。独自宿营,排除外界的干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诗人认识到自己需要超越情欲的束缚,将其摒弃,以求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诗中出现的“灵童”象征着纯洁的心灵和智慧,他的存在使得整个环境如同明亮的蜡烛一般,能够唱出无生之曲,引领诗人超越尘世的琐碎和束缚,追寻更高的境界。

最后的两句“日住公家公不识,休寻觅。心澄便是真消息。”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和物质的超越,他住在公家,却不被公家所识别,不再寻求外界的认同和追逐。他明白,真正的消息和境界在于心灵的清澈和内在的平静。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态度和对于精神世界的追寻。通过渔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呼唤,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宁静、超越欲望的哲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渔家傲 京兆道友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不识须要公家消息便是白玉情欲得得寻觅清静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