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宝幄华灯相见夜,妆脸小桃红。

斗帐香檀翡翠笼。

携手恨匆匆。

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

却望行云十二峰。

肠断月斜钟。

作者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武陵春

《武陵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幄华灯相见夜,

妆脸小桃红。

斗帐香檀翡翠笼,

携手恨匆匆。

金泥双结同心带,

留与记情浓。

却望行云十二峰,

肠断月斜钟。

中文译文:

春天来到武陵山,夜晚华灯辉煌,

美丽的女子脸上妆点着小桃红。

绣帐上悬挂着香檀木制作的翡翠笼,

我们手牵手,心中充满了无奈的懊悔。

金泥双结的同心腰带,

留作纪念我们深厚的感情。

然而,我却望着远处的蓝天和十二座山峰,

内心悲伤得如同月斜钟声撕裂了我的肠。

诗意和赏析:

《武陵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景象,以及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人欧阳修以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和人情的交融。

诗的开头描述了夜晚的繁华景象,华灯闪烁,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女子妆脸小桃红,以及斗帐上的香檀翡翠笼,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浪漫的场景。

然而,诗人的情感却转向了离别和别离之苦。携手的时刻匆匆而过,让诗人感到遗憾和无奈。金泥双结的同心腰带象征着两人深厚的感情,但它也成为了留念的象征,让人想起那份浓烈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诗人望着远处的行云和十二座山峰,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月斜钟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似乎在表达着一种别离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武陵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诗词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多诗词分类

相见携手行云同心桃红脸小十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