唁菊

中秋是处已扬芳,篱下朝来欲破黄。

赖得雨荒兼早没,却能应候作重阳。

作者简介(张嵲)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唁菊

《唁菊》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菊花的哀悼和对中秋节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秋已过,我来到篱笆下观赏黄色的菊花。菊花已经凋谢殆尽,只剩下零落的花瓣。幸好及时下了一场荒凉的秋雨,使菊花早早地凋谢,以应和中秋节的重阳之意。

诗意:

《唁菊》通过描绘凋谢的菊花和荒凉的秋雨,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中秋节的思念和重阳节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菊花的凋零和雨水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菊花作为秋季的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象征着坚强、高洁和忠诚。诗中的菊花虽然已经凋谢,但却在凋零之前迎来了秋雨,这种早早凋谢的情景与重阳节的寓意相契合。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老人节",人们在这一天重视敬老、尊老、祝福长寿。诗中的菊花以其凋谢与重阳节相呼应,表达了对老人的敬仰和祝福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重阳节的美好祝愿,使读者在寥寥数语间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唁菊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朝来应候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