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功父送黄蔷薇并酒之韵

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

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

已换桃花骨,何须贾氏香。

更烦麴生辈,同访墨池杨。

作者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和张功父送黄蔷薇并酒之韵

《和张功父送黄蔷薇并酒之韵》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

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

已换桃花骨,何须贾氏香。

更烦麴生辈,同访墨池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万里和张功父一起送黄蔷薇和酒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蔷薇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蔷薇花的美丽和香气,通过对花朵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视。诗中的"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意味着蔷薇花在远方的海外盛开,而中原地区却无法欣赏到它的美丽,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旋偷金掌露,浅染玉罗裳"描绘了蔷薇花的花瓣上沾满了露水,使得花瓣呈现出金色的光泽,同时也染上了玉色的衣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蔷薇花的美丽。

接着,诗人提到"已换桃花骨,何须贾氏香",意味着蔷薇花已经代替了桃花的地位,不再需要贾氏香气的陪衬。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友谊的真挚和珍贵的表达,友谊如同蔷薇花一样,独立而美丽,不需要外在的修饰。

最后两句"更烦麴生辈,同访墨池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与友人一同游览墨池杨的景色,共度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蔷薇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张功父送黄蔷薇并酒之韵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蔷薇何须墨池未得方桃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