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

玉堂清迥似仙家,竹石丛中吏守衙。

视篆只应成故事,汲泉还为浣陈砂。

琪花夜静流金液,槐树春深集乳鸦。

岂向东山长吏隐,北门犹待制黄麻。

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

《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是明代陆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堂清凉宛如仙家,

竹石丛中守衙吏。

视篆只应成为传说,

汲泉却是浣洗陈砂。

琪花夜静流金汤,

槐树春深乌鸦聚。

岂能长守东山隐,

北门仍待制黄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场景,通过对玉堂、竹石、视篆、汲泉、琪花和槐树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1. 诗歌的开头描绘了玉堂的清凉景象,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超凡的氛围。

2. 接着,诗人描写了竹石丛中的吏官守衙之景,展示了官场的现实和繁忙。

3. "视篆只应成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视篆的看法,认为它只能成为传说中的故事,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传统文化的怀疑。

4. "汲泉还为浣陈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执着,汲泉的动作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和洗涤,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

5. "琪花夜静流金液,槐树春深集乳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通过描绘夜晚的琪花和春天的槐树,创造出美丽而神秘的画面。

6.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希望能够远离官场的纷扰,隐居在东山之中,但北门仍在等待他来制定黄麻,暗示着作者对未来仕途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艺术和对官场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独立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未来前途的期许。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北门槐树故事黄麻待制乳鸦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