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明天的午后再次来临,借来了一把玉蒲扇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劝你暂时放下烦恼,尽情畅饮,倾听我试探平章的言辞。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当今世事艰难重重,人物的风采也变得微弱,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充满了湖南的意境。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醉酒之间,诗人向屈原的灵魂询问,眼前的烟雨景色朦胧不清。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追溯着连绵的山脉,重叠的峰峦,进入了碧云乡的境界。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眼中仍然有古代伟人的身影存在,而我的意境却稍显不足。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内心深处激荡着百万甲兵的壮志,文字之中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智慧,足以弥补舜帝的衣冠。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希望能够及时传达黑发年华的心声,雨露应该趁着梅花黄时降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时事艰难、人物风采渐微、自身情怀悲凉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对古代英雄的景仰。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回溯。诗中还融入了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期望。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方岳才情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