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

养得儿男百不中。

年年随举子,踏春风。

寿觞庭院燕泥融。

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

儿行虽在远,母心同。

若将一念答天公。

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

诗词:《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

朝代:宋代

作者:魏了翁

养得儿男百不中,

年年随举子,踏春风。

寿觞庭院燕泥融,

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

儿行虽在远,母心同。

若将一念答天公,

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中文译文】

养育儿子千方百计,但都未能出类拔萃。

每年都随着举子离乡,感受春风。

庭院中举行寿宴,燕子泥巴融合。

儿子离家,只能盼望他能在远方有所成就。

坚守孝道便是忠诚的表现。

尽管儿子行踪遥远,但母亲的心与他同在。

如果能将这份一念之间的孝心奉献给上天,

回家后拜谢天公,比得到双红橘子还要幸福。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魏了翁的作品,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母爱的伟大。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怀和期望。虽然养育儿子百般呵护,但儿子的成就却未能如愿以偿。每年举子离乡,母亲都伴随着他踏上新的征程,感受着春风的气息。在庭院举行寿宴时,燕子的泥巴融合象征着家庭的温馨和团结。儿子离家后,母亲只能默默期盼他能有所成就,但无论他在何处,母亲的心始终与他相连。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将一念之间的孝心奉献给上天的愿望,如果回家后能拜谢天公,即使胜过得到双红橘子的喜悦。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母亲的期望和关怀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让人不禁为母爱所感动,也让人思考亲情与人生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归来春风天公举子一念不中得儿母心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