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题扇二首
《题扇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弯弯凉月帖淮天,
露湿蒲梢风堕莲。
松盖草茵迎不至,
南山桂子老秋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露水、风和植物等元素,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凉爽的画面。
首句“弯弯凉月帖淮天”,以月亮为主题,形容月亮的形状弯曲而凉爽,仿佛贴在了淮河的天空上。这里的月亮象征着秋夜的宁静和凉爽。
接着,“露湿蒲梢风堕莲”,通过描写露水滋润了蒲草的尖端,风吹落了莲花,展现了秋夜的湿润和凉爽。这里的蒲草和莲花是秋季常见的植物,与秋夜的景色相得益彰。
第三句“松盖草茵迎不至”,表达了作者对松树和草地的期待,但却迎不来。这里的松树和草地象征着温暖和绿色,与前两句描绘的凉爽景象形成对比,突出了秋夜的清凉。
最后一句“南山桂子老秋烟”,以南山的桂树为主题,描绘了秋天的烟雾。桂树是秋季常见的树木,其叶子在秋天会变黄,形成一片片烟雾般的景象。这里的“老秋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凉爽和静谧,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意境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