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文案渐消散,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夜静一萤飞。

爱赏忽成句,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遇此独依依。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案渐消散,

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

夜静一萤飞。

爱赏忽成句,

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

遇此独依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仓库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赏析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仓库中的静谧和空旷,以及蝴蝶和萤火虫的飞舞,展现了一种宁静和寂寥的氛围。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菊花的美丽和自然的赏析产生了情感,但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尽管作者的情感并没有被束缚,但在这样的时刻,他仍然感到孤独和依依不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仓库中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菊花的赏析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通过庭院中蝴蝶的飞舞和夜晚中萤火虫的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静的氛围。这种环境下,作者对菊花的赏析和对美的感受变成了一种情感的表达。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孤独的感受。尽管作者的情感并没有被束缚,但在这样的时刻,他仍然感到孤独和依依不舍。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达得深入人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淹留依依忘归消散文案成句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