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

一自中原万马奔,江淮今有几州存。

龙韬豹略痴儿戏,秾李夭桃猛士门。

废垒秋风销战骨,荒郊夜雨泣冤魂。

江湖愁绝无家客,伫立看天泪眼昏。

¤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中原地区的战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虑和对家园的眷恋。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自中原万马奔,

江淮今有几州存。

龙韬豹略痴儿戏,

秾李夭桃猛士门。

废垒秋风销战骨,

荒郊夜雨泣冤魂。

江湖愁绝无家客,

伫立看天泪眼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原战乱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慨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首句"一自中原万马奔"描绘了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心惶惶的景象。"江淮今有几州存"则暗示了战乱所带来的破坏和失去,使得当地的州县数目减少。

接下来的两句"龙韬豹略痴儿戏,秾李夭桃猛士门"描述了统治者的虚弱和无能,使得国家的治理变得荒唐可笑。这里的"龙韬豹略"指的是帝王的智略和勇猛,而"痴儿戏"则指他们的表现像是孩子们的游戏一样。"秾李夭桃猛士门"则指的是有才华而又志向远大的人们在乱世中黯然无闻,无法施展才能。

接下来的两句"废垒秋风销战骨,荒郊夜雨泣冤魂"描绘了战乱所带来的废墟和伤亡。"废垒"指的是被废弃的城垒,"秋风销战骨"暗示了战场上残酷的现实。"荒郊夜雨"则表达了无辜者的冤魂在夜晚哭泣的悲凉景象。

最后两句"江湖愁绝无家客,伫立看天泪眼昏"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忧愁和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江湖愁绝无家客"指的是江湖之间的人们因战乱而无家可归,"伫立看天泪眼昏"则暗示了作者对战乱的无奈和心灵的痛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乱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对统治者的批评和对受苦民众的同情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六首)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秋风泪眼伫立痴儿战骨夜雨冤魂荒郊猛士看天废垒